每年12月3日的“国际残疾人日”(World Disabled Day)是一年一度的活动,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
现状
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世界各地在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建立无障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造成残疾人边缘化的环境、社会和法律障碍依然存在,残疾人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2006年12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残疾人权利公约》,其中第27条明确规定,残疾人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据联合国相关机构调查,只有一小部分残疾人能找到工作。在许多国家,高达80%的残疾人在达到就业年龄后无法找到工作,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人。
由来
由于生理、法律和社会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往往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权利。这种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1976年,为唤起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联合国大会宣布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并确定了“全面参与和平等”的主题。1982年12月,第37届联大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宣布1983年至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同时呼吁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增进人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使他们享有参与社会的平等机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大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
节日意义
“国际残疾人日”的确立,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残疾人事业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种族的人们都开始形成一个共识,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光荣的事业,是人类进步和正义的事业。庆祝国际残疾人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其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并消除影响残疾人充分参与到生活各个方面中来的障碍。
相关节日
国际盲人节又称“白手杖节”。世界盲人联盟规定的世界盲人节日时每年的10月15日。首届“国际盲人节”是1984年10月15日;
国际聋人节,世界聋人联合会规定的世界性聋人节日。1957年,世界聋人咯暗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第一个国际聋人节是1958年9月28日;
全国爱耳日是每年的3月3日;
全国爱眼日是每年的6月6日;
我国相关节日——全国“助残日”
199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并决定于1991年5月15日起在全国实施。根据《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从此,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就在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助残日活动。
名人名言
• 张海迪
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愿意一生无所作为,做一个无聊的人。不多学些东西,我就不舒服。我愿把我的一生献给我喜爱的事业。我的腿虽然不好,可是多年我一直是那样的乐观,对美好的生活充满激情。 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张海迪
• 海伦·凯勒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可能显出生命的价值。——海伦·凯勒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十二五”时期,政府提供如下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按规定给予补贴;
◆为0—6岁残疾儿童免费提供抢救性康复;
◆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免费提供义务教育,并针对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适当提高补助水平;
◆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为残疾人提供盲人阅读、聋人手语及影视字幕、特殊艺术、自强健身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环境
残疾人社区康复
残疾人社区康复是一种在一定社区范围内对各类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新途径,是包括医疗、社会、职业、教育和心理的综合服务。
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基本原则使家庭和社区对残疾人康复负起责任;残疾人及其家庭参与康复活动;应用简便、适用、有效的康复方法;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较完善的转诊系统和康复中心的支持;在全面康复基础上,促使残疾人回归社会;最终实现社会受益。
残疾人的社会保健
1. 世界卫生组织对残疾问题的主要策略方针在卫生部门内外,通过采取减少缺损发生的各种措施来预防残疾。如果出现缺损,应采取措施减轻缺损的严重程度,或推迟伤残和残障的发生;根据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积极开展康复治疗;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康复服务,能为残疾人提供最基本的保健,要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2. 残疾的预防措施一级预防其目的在于减少各种缺损的发生;预防缺损,是解决残疾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二级预防其目的在于限制或逆转由缺损造成的伤残;三级预防其目的在于防止伤残转变为残障,或者减少残疾的影响。
医养康指导中心
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居民医疗养老健康指导中心是通过科技手段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整合资源,打通医疗、养老、健康管理几大核心需求,围绕居民生活的创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医养康指导中心是通过物联网技术,整合医疗采集监测设备与计算机软硬件组成互联网服务系统,并将自助监测、健康管理、电子健康档案、家庭自助监测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建成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指导中心”,可以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建档、体检检测、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自助查询等服务。甘家口医养康指导中心正在为全力推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积极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健功能做出重要贡献。